天天日报丨猪价“四连涨”!多地突破8元/斤大关!

伴随春节临近,久跌不止的猪价终于迎来小幅反弹!1月19日全国均价升至7.7元/斤,广东、江苏等地突破8.5元/斤!


【资料图】

全国均价向8元/斤进军!

近日,经过连续超预期下跌后,猪价迎来久违的“四连涨”。新牧网猪价数据显示,截至1月18日,全国生猪均价为7.66元/斤,较前一日上涨0.07元/斤,较上周同期上涨0.71元/斤,上调幅度为10.19%。

实际上,元旦之后,由于集团场与散户集中出栏较多,猪价持续走低,养殖端普遍跌破成本线而出现亏损情况。

对于本轮猪价反弹,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徐学平告诉记者,“一方面,因为集团场前期出栏较快,所以节前出栏压力减轻,同时北方规模猪企自1月16日(腊月廿五)陆续停售放假,养殖端供应压力减轻,散户亏损之下挺价情绪也有所增强。其次,从需求端来看,农历小年之后,距离春节更近,节前备货逐渐增多,对猪价也带来一定提振效果。”

江苏林梵可生猪期货交割总负责人张龙也表示,“主要是供需压力缓和所致,而且马上就要过年了,备货消费带动最近几日的小幅反弹。”

除了供需端的因素,政策调控也不可忽视。由于最近两个月的猪价持续下滑,引起政策关注,国家发改委连续发声,并建议屠宰企业适当增加商业库存。1月18日,农业农村部在发布会上更是表示,将在春节后猪价低迷时期,配合有关部门适时启动政府猪肉储备,与产能调控衔接联动,聚力做好生猪稳产保供稳价工作。

在徐学平看来,国家政策向外界传递稳价保供的声音,对改善市场消极悲观情绪有一定积极作用。同时预期春节之后,政策面有启动收储可能,加上部分屠企已经逢低开始灵活分割入库,后期生猪价格下滑势头或有减轻,所以节前猪价在超跌之后出现一定反弹。

压栏、惜售,养殖户亏惨了!

旺季不旺,对于上游养殖产业,影响几何?

从上市大型猪企的层面观察,虽然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借助阶段性反弹,不少企业扭亏为盈,但是猪周期暴利时代逐渐结束后的“杀伤力”已经显现。

总市值一度达到八百亿元,跻身上市猪企前列的正邦科技1月17日晚间公告称,预计2022年度期末净资产为负值,“可能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正邦科技称已启动预重整,但公司能否进入重整程序存在不确定性。这意味着,即使法院正式受理重整申请,后续仍然存在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并被实施破产清算的风险。

前车之鉴。进入2023年,猪企摆脱传统养猪模式依赖,另谋盈利出路的步伐明显加快。

牧原股份与千红制药共同投资成立千牧公司,拟建设全球规模及溯源性领先的猪小肠等猪副产品综合利用生物制药基地,主打高端肝素增量市场,从粗品向精品、制剂逐步提升能级,由此不断提升利润空间。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则在2022年度新希望集团总经理大会上强调,要建设新的产业生态体系,坚定不移做数字化再造的积极参与者,在这一轮产业互联网过程中,走在前列。

作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生猪生产,对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当行业周期回归理性,“猪周期”暴利不再,在养猪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中小养殖户们,准备好了吗?

最近,青岛平度养猪户毛学鹏刚刚出栏了2023年的“第一栏猪”,情况并不如意,两百多头猪,售价7.4元/斤,低于养殖成本两块多,保守估计也要亏掉十万块。此前,即便已经将产能缩减至常年的三分之二,他的猪场仍旧十分艰难,维持正常运转完全依靠“吃老本”。对于即将到来的春季行情,他并不看好。这也是他为什么赶在年前“亏本清仓”的原因。

此前,受到去年下半年以来肉价上涨的行情鼓舞,为了赶上年货季的行情,不少养殖户采取了相对激进的压栏、补栏措施。“自繁自养和二次育肥很疯狂,都以为缺猪,年底价格更好,甚至有人压栏到五六百斤,结果亏惨了。”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踩空行情在中小养殖户中仍然屡见不鲜,虽然目前网络发达,信息渠道更为多元,但是对于中小养殖户来说,判断能力和经营能力有限,急需建立更加畅通有效的生产指导渠道。

“这个行业,不能走老路了。”毛学鹏说,道理他都懂,并且从去年开始,即便面临经营亏损,他也毅然启动了猪场的改造,对通风、保温、环控等养殖环境进行升级,以期通过现代化设备和手段,精细化养殖,提升养殖效益。

然而,产业升级,相对于“试错成本”充足的大企业,放到各种资源都处于劣势的中小养殖户身上,何尝不是“险棋”。“一个工人工资一天就要250元左右,新猪场改造还没完工,已经投入300多万。”为了支撑改造项目,毛学鹏今年又贷款200多万元。他坦言,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压力。

年后生猪供给压力整体较大

展望后市,据记者多方调研了解,北方屠宰企业停工时间一般在1月19日(腊月二十八)前后,部分屠宰企业或稍早。南方屠宰企业则多以鲜销为主,放假时间稍晚,一般在1月19日-1月21日(腊月三十)。

“春节期间,北方屠企多处于停工状态,基层消化备货为主,市场购销平淡。南方则因为主要是热鲜销为主,所以屠企节日期间多正常开工,市场猪肉成交较好,预期猪价会稳中小幅偏强。”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谢秉军告诉记者。

张龙则表示:“春节前,暂时来看猪价将逐渐企稳,但是年后应该还会有一波下跌。”

值得一提的是,1月18日农业农村部表示,2022年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略高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上限。国金期货指出,根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的能繁母猪存栏量,从2022年5月起,存栏量环比保持正增长,预计2023年全国生猪出栏量约7.1亿头,较2022年预计出栏年增长3.6%,较2021年出栏量增长约5.77%,从供给角度看,2023年生猪供给压力整体较大。

来源:财联社、风口财经,版权归原作者,向原作者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关键词: 能繁母猪 新希望集团 上海钢联

编辑: MO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