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热消息:在科技创新路上“追梦”


(资料图片)

“有些困难,必须亲自面对并克服后,才能有深刻的体会和感悟。”这是罗晓生的座右铭。

2007年7月,走出华中科技大学校门的罗晓生,成为中建二局一公司半岛城邦花园二期项目的一名技术员。刚上班没几个月,项目总工安排他一项《EPS轻质混凝土配制》技术课题,解决屋面找坡及渗漏问题,需配制一种用于回填的轻质材料,并准备参加深圳市建协QC成果评比。

“什么是QC,什么是EPS?刚出校门的我没有具体的概念,简直无从下手。”罗晓生回忆,为了把这一课题做好,他没日没夜躲在办公室查阅公司相关工程资料、查找网络资源,自学QC成果编制教程,学会用QC工具PDCA循环解决工程质量问题。在项目总工的指导下,与搅拌站多次进行EPS轻质混凝土的试配并调整配合比。最后,EPS轻质混凝土的配制及应用获得深圳市建协QC成果发布会一等奖,并同时获得全场唯一的最佳发布奖。

此后,他抓住施工现场存在的难点,不断推陈出新,成为科技创新路上的追梦人。他与湖南大学共同做组合结构质量健康监测方面的研究,将PZT压电陶瓷技术用于工程实际,解决了组合结构质量监测的难题,经鉴定该技术为国内领先,填补了国内空白。他在技术施工、科技创新、难题攻关连连发力,取得近百项成果,其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工程类科技奖项18项,国家级6项;主持完成21项科技成果,省部级以上奖项28项;发表在《施工技术》论文6篇;取得了专利11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省部级工法5项,国家级工法1项。

如今,罗晓生又成为青年成才路上的引路人,培养出类拔萃的人才。如深圳海上世界双玺花园项目完工后,项目班子裂变为3个项目团队,培养了项目核心人员13人。

(来源:南方工报 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王艳 通讯员王义生)

关键词:

编辑: MO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