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新闻评论员尹武。
医疗行业反腐风暴越刮越猛,自2023年7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召开动员会,部署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以来,几乎每天都能从新闻媒体上看到有医疗系统的人被查处的新闻。
有人问我,你怎么看对医疗行业的整治?先说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例。2018年,我骑自行车摔倒造成腿骨折,到了一家医院救治。当时主治医生提出必须要做手术,而且要打两颗钢钉固定。我提出可否保守治疗,不做手术。医生说,不可以。他讲了一大堆专业性理由,总之,不做手术难以治愈。
(相关资料图)
看过“紫牛聊斋”节目的网友都知道,我讲过多期战场上的话题。在战场上,我多次遇险,身边也有战友倒下,但没有一块弹片击中我。没想到在和平环境里,摔一跤居然要在身上留下两颗钢钉,真有点阴沟里翻船的窝囊,所以特别不愿做手术。
为此,将医院检查结果,拍的片子,委托朋友发给另外几家大医院的骨科主治医生,反馈结果是:大部分人建议保守治疗,不做手术。因为从片子看,虽然骨折了,但并不是太严重,没有发生明显的错位,在把握好各种注意事项的前提下,回家保守治疗,也是可以慢慢愈合的。最终,我住了三天医院后,选择了回家保守治疗。三个多月后,我就基本康复了。
事后,有人对我说,你当初选择不做手术是对的,医生之所以坚持要给你打钢钉,可能是因为有提成,如果用进口钢钉,医生拿的提成额更高。
对此,我想法很单纯,而且一直认为,当初医生强调要做手术,也是为了我好,是为了尽快让伤者站起来。我之所以不愿意做手术,完全是个人原因。没有做手术,身体又得到了康复,这纯粹是一个意外惊喜,不具有普遍性的样本意义。所以不希望大家“向我看齐”,对医生诊断、治疗方案,该听的还是要听,该做的手术还是要去做。
不过,在最近医疗反腐风暴中,看到曝光的一些医疗腐败案例,又让我产生了一些新的复杂想法。比如,2017年,江苏省高邮市人民法院的一份刑事判决书显示,2008年1月至2016年2月,孙某某利用在高邮市某医院骨科开处方为病人进行手术使用骨科耗材的便利,按照其使用邵某所销售的骨科耗材业务量的相应比例,非法收受邵某所送人民币合计6850800余元,看来手术耗材的“水”还真是浑。
医生和病人之间不完全是平等的,不像消费者,怎么花钱,可以“我的钱我做主”。而病人需要做什么检查?吃什么药?做什么手术?等等这一切花费,都要听医生的。医生拥有并掌握了专业上的绝对话语权,作为病人只有乖乖的听话权。
如果你碰到的医生,他的诊断、治疗,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尽快的把你的病治好,而不让你多花一分冤枉钱。这样的医生就是良医。良医只怀有一颗心,就是“医者仁心”。在良医眼里,病人就是病人。不是可以挣钱的客户,良医奉行的是一心一意的治病救人的天理。
要想让一个人成为好人,要给他做好人的条件。要让医生都成为良医,也要给他们好的环境。在“以药养医”的大背景下,有些医院甚至把经营创收指标分解到科室,压实到个人。很难想象,医生一边在为病人看病,一边还要盘算着如何在病人身上挣钱。
“良医无二心”,其实社会上有很多岗位都是这样,不能滋生二心。一旦滋生二心,就会带来信任危机,而一切信任危机,说到根上,都是人性的危机,因为“人有二心生祸灾”。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
校对 陶善工
关键词: